当前位置: 首页 > 热文 > > 内容页

古琴王厂长:学古琴难不难?是什么让人人都喊它“天书”?|天天热消息

2023-01-17 11:49:20 来源: 哔哩哔哩

《红楼梦》第八十四回〈寄闲情淑女解琴书〉中有这样一段场景:贾宝玉来到潇湘馆,只见黛玉靠在桌上看书,他凑过去仔细看,又奇怪,又纳闷,书上的字他一个也不认得。有的像“芍”字;有的像“茫”字;也有一个“大”字旁边“九”字加上一勾,中间又添个“五”字;也有上头“五”字“六”字又添一个“木”字,底下又是一个“五”字。便说:“妹妹近日越发大进了,看起天书来了。”


(相关资料图)

其中宝玉所说的“天书”,指的就是古琴特有的“减字谱”。

古今中外的音乐谱种类繁多,但可以简单粗略地归纳为两大类:一种是以表达音阶高低节奏快慢为主的“音阶谱”,例如中国的工尺谱,西洋的五线谱等;另一种是以表达乐器的演奏技巧为主的“手法谱”,古琴谱就属于这一类。

古琴谱最早是用文字来记录的,也就是文字谱。顾名思义,就是用文字记述古琴弹奏指法、弦序和音位的一种记谱法。但由于文字谱过于繁复,使用不便。到了唐代,琴家曹柔将其简化,发展成为减字谱。

之所以将其命名为“减字谱”,是因为它将表示琴曲指法的关键汉字减少笔画,只留一些偏旁部首组成一个新的字。只要掌握一定规律,看到一个字就可知这个琴音左右手的指法,这种谱子就叫“减字”。

减字谱只记录演奏法和音高,不记录音名、节奏的记谱法。其特点为:“字简而义尽,文约而音赅”。减字谱是对文字谱记谱法的一次重大改革。它自发明以来一直沿用至今,极大程度上方便了古琴的传播和学习,是一种沿用千年而未被取代的古老记谱法。

明代袁均哲根据南宋田芝翁《太古遗音》辑《太音大全集》中的“字谱”篇,记录了古琴谱的发展过程:“制谱始于雍门周、张敷,因而别谱不行于后代。赵耶利出谱两帙,名参古今,寻者易知。先贤制作,意取周备,然其文极繁,动越两行,未成一句。后曹柔作减字法,尤 为易晓也。”

《太音大全集》中还列举了唐代著名琴家陈拙所作的几个谱字,与曹柔所作谱字相对照。这证明在唐代曾不止有一位琴家尝试过以减字的形式作谱,但可能因为曹柔所作的“减字谱”更加简洁实用所以在一众谱字中脱颖而出并流传至今。

虽然古琴的“减字谱”乍一看像天书一样,似乎很难懂。但其实只要在古琴老师的指导下很快,找到规律,就能很快辨认基本的减字谱。

以下就是减字谱的部分规律,琴友们可以用以参考:

减字谱可以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来看。

1、上半部分:

左上角通常会标明左手手指名称。“夕”代表无名指,“大”代表大指,“中”代表中指,“亻”代表食指,“足”代表跪指。

右上角则代表徽位。古琴上一共有十三徽,每徽之间还有徽分,通常会在谱字的右上角标明。

2、下半部分:

旁部:通常标明右手指法,比如“乚”代表右手食指“挑”的指法,“勹”表示右手中指“勾”的指法。

下半部中的大写数字代表弦数,古琴一共七根弦,写几就表示要弹的是第几弦。

如果您需要得到更多购琴、学琴经验的分享,了解更多琴学知识等任何古琴的问题都可私信或留言!

我整理了一份古琴知识全套资料包,回复666领取,希望对你有帮助。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亚太动漫网版权所有  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11   联系邮箱: 562 66 29@qq.com